多功能制丸机的操作与保养方法需严格遵循规范,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及生产安全。核心要点如下:
操作规范
一、开机前准备
1、设备检查:
确认电源电压匹配,接地线可靠连接,电气部件无异常。
检查齿轮箱油位是否达标,料斗油杯是否加注食用油,各部件紧固无松动。
用医用酒精彻底消毒制丸滚轴、出条筒等接触药料的部件。
2、环境要求:
工作环境温度-5℃至40℃,湿度<90%,通风清洁,无导电尘埃。
二、运行中操作
1、投料控制:
药料需混合均匀(过60-100目筛),呈团状分批投入料斗,避免硬质异物损伤推进器。
投料时严禁将手伸入料斗,衣物、首饰需收紧,防止卷入机械。
2、参数调整:
药条合格后启动制丸,通过无级变速旋钮同步调节出条与切丸速度,确保丸重差异≤2%。
开启酒精点滴系统(流量以不粘刀为准),防止药条粘连切刀。
3、关机流程
先关闭电源,拔除插头,再拆卸推进器、制丸刀、出条筒等部件。
残留药料用饮用水冲洗,纯化水二次清洁,75%乙醇消毒后干燥存放。
保养方法
一、日常维护
1、清洁消毒:
每次使用后拆卸接触部件,清除药渣,酒精擦拭滚轴及工作面,防止交叉污染。
整机表面用清洁布擦拭,避免液体渗入电路。
2、润滑管理:
每班操作前向料斗油杯加注食用油3次,齿轮槽涂少量黄油。
各轴承、链轮点定期注入耐高温润滑脂,减少摩擦损耗。
二、定期深度保养
1、部件更换:
每2-5个月更换齿轮箱润滑油,废油需彻底排空。
检查制丸刀磨损(硬币贴边缘检测间隙>1mm需更换)、密封条老化,及时替换。
2、系统检查:
每月测试电气线路、开关灵敏度,紧固松动螺丝(如压紧块螺钉)。
酒精管路查漏,防止泄漏引发火灾。
故障预防与处理
1、常见问题应对:
电机不运转:检查开关接触、电源插头,修复或更换部件。
药丸粗糙/粘刀:调整药粉细度、润滑剂量或酒精流量;含纤维药材需提浓缩处理。
异常噪音:立即停机,检查齿轮槽杂物或缺油,清理后补油。
2、安全禁忌:
严禁超负荷运行、水洗整机或带电维护,拆卸部件前必须断电。
遵循上述操作保养规程,可延长设备寿命并保障丸剂质量符合GMP标准。季节性维护(如夏季降温、冬季预热油液)进一步提升稳定性。